食品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正迎來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深度變革。2025年6月,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到2027年實現重點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8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廠和5個數字化園區。全球食品技術市場規模已突破2109億美元,并以8.2% 的年均增速擴張,驅動生物制造、AI研發、綠色生產等新業態加速涌現。這一轉型將重塑從供應鏈到消費端的全產業鏈格局,奠定未來十年的競爭新賽道。
食品工業潔凈廠房是綠色生產概念的實踐應用,目前在國內,食品行業中的食品飲料制造、食品原料添加劑、食品包裝等生產企業,核心車間普遍采用了潔凈廠房,下文就重點介紹食品工業廠房的平面布置要點:
1、食品工業廠房與醫藥工業廠房布局有類似。食品工廠的選址,應符合食品衛生生產要求,不得發生污染、交叉污染和混料。所以,在前期選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室外大氣中含有大量塵粒和細菌,新建、改擴建時,將廠址選擇在大氣含塵、含菌濃度較低的地區,是建設食品工業潔凈廠房的必要前提。
2、生產區中應明確潔凈生產區和一般生產區(包括倉儲用房、非潔凈用房、外包裝用房等)。
3、有衛生生產環境要求的潔凈生產區,宜包括易腐性食品、即食半成品或成品的最后冷卻或包裝前的存放、前處理場所;不能最終滅菌的原料前處理、產品灌封、成型場所,產品最終滅菌后的暴露環境;內包裝材料準備室和內包裝室以及為食品生產、改進食品特性或保存性的加工處理場所和檢驗室等。
4、生產區內有相互聯系的不同等級潔凈用房之間應按照品種和工藝的需要設置緩沖室、空氣吹淋室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當設置緩沖室時,其面積不應小于3m2。
5、重點講解下緩沖間的設置要點和作用
緩沖室,就是為了防止進門時帶進污染的設施。它位于兩間潔凈室之間。緩沖室可以有幾個門,但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個門開啟,此門關好,才允許開別的門。對緩沖室的設置注意一下幾點:
①緩沖室體積必須大于6m3,如以面積計,不應小于3㎡;
②緩沖室的級別應同于后面將進入的潔凈室(區)的潔凈度級別,但不高于ISO6級;
③相差一級的潔凈室之間完全無必要設緩沖室,開門進入的污染使室內含塵濃度的升高不超過120%,且時間不超過2min;
④相差兩級的潔凈室之間應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是否設緩沖室。雖然開門進入帶進的污染可使室內含塵濃度升高兩倍以上,但恢復到120%以下只要3min左右,如認為這個自凈時間是可以接受的,則不必設緩沖室,否則可以設緩沖室;
⑤如果鄰室有異種污染源,即使是同級也應在其間設緩沖室。
6、在不能最終滅菌食品的生產、檢驗、包裝車間以及易腐敗的即食性成品車間的入口處,必須設置獨立隔間的手消毒室。
7、生產車間內應劃出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面積和空間作為物料、中間產品、待驗品、成品和潔具的暫存區,并應嚴防交叉、混淆和污染。
8、為避免互相影響、干擾,減少污染,原則上原料前處理(如切割、磨碎、烹調、提取、濃縮和稀釋等)不宜與成品生產使用同一潔凈區域。當生產工藝有特殊要求時,應根據工藝要求確定。如生鮮食品和冷凍食品的加工原料切割需與成品內包裝的生產在同一區域,以減少中間污染環節。
9、在有關食品的書籍、標準中,對于洗手(含消毒)間的設置都十分明確,特別對操作易腐食品的更是作了硬性“必須”的規定。空氣質量再好,如果接觸食品的手未消毒好,則也起不了應有的作用。相反,空氣質量越好,手消毒的矛盾愈突出。
(文章引用公眾號.潔凈環境)